首页 > 修仙小说 > 我在大明做县令 > 第193章 鸣冤鼓被敲响,难道是有重大冤屈不成?!

第193章 鸣冤鼓被敲响,难道是有重大冤屈不成?!(第2/2 页)

目录
最新修仙小说小说: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八卦钥匙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沈家大小事中医大师扁鹊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汉末浮沉书带着美女闯三国云尧长歌三国突将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大唐:九五至尊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莲花楼之与君同逍遥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我一郎中,你跟我说是驸马?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也能让县老爷第一时间就审理案子。

什么时候情况特殊呢?!

就是鸣冤鼓被敲响的时候。

现代影视剧经常会有百姓去京城告御状,在皇宫门口都会设置得有登闻鼓。

告御状的百姓来到京城之后,敲响登闻鼓就可以直达天听了。

当然。

这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

比如说得先挨一顿板子等等。

挨完一顿板子,或许大半条命都没有了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告诉来告御状的百姓,除非你真的是有天大的冤屈才能敲响登闻鼓,要不然全天下的百姓天天都来告御状,皇帝老儿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处理这么多案子啊!?

这个剧情倒不是完全是瞎编的。

登闻鼓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书·武帝纪》有‘伐登闻鼓的记载,后历代相沿。

我们常常在影视片中看到,冤屈的百姓在衙门口击鼓鸣冤的场面,所击的大鼓就是登闻鼓。

宋朝以前,普通民众可击鼓鸣曲申冤,或向朝廷提建议,或对政策提出异议等等。

宋朝以后,击登闻鼓的条件日趋苛刻,至清朝已形同虚设,并规定击登闻鼓者,先廷杖三十,以防止无端刁民的恶意上访...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自明清以后,律法日益完备,登闻鼓仅代表一种象征。

而县衙的鸣冤鼓与登闻鼓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是必须有很大的冤屈才可以敲响鸣冤鼓,然后县老爷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升堂审理。

如果确实案情复杂,那敲响鸣冤鼓的百姓就不会受到处罚。

但是如果案情简单,又或是曾经审理过的案子,肆意敲响鸣冤鼓是要受到惩处的。

在上元县。

上元县的老百姓们都知道叶瑾的德行。

是清官错不了,要不然叶青天”的名声怎么传出去的?!

但是也是一个懒官,所以一般时候他们也不会去麻烦叶瑾。

更何况。

现在上元县的治安算得上是整个大明最好的了,根本不会有什么恶性案件发生。

现在有人居然敲响了鸣冤鼓。

只有两个原因。

第一,就是在上元县确实发生了十分恶劣的案件,而且被乡老、里长,甚至差役给瞒下来了,老百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三国之大汉双子星
返回顶部